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他山之石他山之石
電商來搭臺 支農更有戲
——浙江省供銷合作社打造網上支農平臺的經驗
發布時間:2016-01-06作者:來源:中華合作時報 點擊:
編者按
近年來,我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其中,浙江省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工作成效明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肯定。2月12日,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召開電商支農新聞發布會,并發布全省首個供銷合作社系統“電商支農報告”。據統計,2014年,浙江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充分發揮自身傳統產業和經營網絡優勢,以搭建網上農產品銷售平臺和農村經營服務平臺為抓手,大力推進傳統為農服務模式與新興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共發展各類涉農電子商務企業(合作社)127家,建設各類地方特色館18個,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2.5億元,電商企業數和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65%和四倍。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總體部署,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將利用三年時間,重點打造“五大平臺”,實施“五個一”工程,全力建設“浙江省網上供銷社”,努力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骨干力量,到“十三五”末,全省系統構建起自建平臺與借助第三方電商平臺相互支持、線上交易與線下交易融合發展的格局。全省系統流通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達80%、基層經營服務網點信息化改造比例70%、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占全系統銷售總額的比重40%以上。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俠特別批示:“浙江省社的電商支農報告和典型案例很有意義,為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更好地服務‘三農’探索出了好路子。”本報特對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的具體做法和經驗進行專題報道,希望對各地供銷合作社系統開展電子商務工作有所借鑒。
總體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浙江省供銷合作社發展各類涉農電子商務企業(合作社)127家,建設各類地方特色館18個,2014年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2.5億元,電商企業和電商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5%和4倍(見圖1、圖2)。
近年來,我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其中,浙江省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工作成效明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肯定。2月12日,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召開電商支農新聞發布會,并發布全省首個供銷合作社系統“電商支農報告”。據統計,2014年,浙江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充分發揮自身傳統產業和經營網絡優勢,以搭建網上農產品銷售平臺和農村經營服務平臺為抓手,大力推進傳統為農服務模式與新興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共發展各類涉農電子商務企業(合作社)127家,建設各類地方特色館18個,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2.5億元,電商企業數和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65%和四倍。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總體部署,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將利用三年時間,重點打造“五大平臺”,實施“五個一”工程,全力建設“浙江省網上供銷社”,努力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骨干力量,到“十三五”末,全省系統構建起自建平臺與借助第三方電商平臺相互支持、線上交易與線下交易融合發展的格局。全省系統流通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達80%、基層經營服務網點信息化改造比例70%、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占全系統銷售總額的比重40%以上。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俠特別批示:“浙江省社的電商支農報告和典型案例很有意義,為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更好地服務‘三農’探索出了好路子。”本報特對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的具體做法和經驗進行專題報道,希望對各地供銷合作社系統開展電子商務工作有所借鑒。
總體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浙江省供銷合作社發展各類涉農電子商務企業(合作社)127家,建設各類地方特色館18個,2014年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2.5億元,電商企業和電商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5%和4倍(見圖1、圖2)。
亮點1
“網上百館萬店”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1號店•上虞館”開館啟動儀式上,首批上線的產品既有本地響當當的老字號產品,像紹興女兒紅、協和乳瓜、母子醬油等,也有農業龍頭企業的綠色產品,像白馬湖醉魚干,還有極具地方風味的崧廈霉千張、梁湖年糕等。新館一經上線,就得到了網上饕客們的熱捧和認可。“今天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下一步我們要通過電商平臺把上虞的農特優產品賣出浙江,賣到全國去!”上虞大通電子商務公司經理張金英在儀式上激動萬分。
2013年初,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就開始啟動建設網上“供銷百館萬店”工程,打造“浙江網上農產品大市場”。重點從兩方面加大推進力度:一方面加強與淘寶網、京東商城、一號店等電商平臺合作,分別承建了淘寶網和京東商城的“浙江省館”,與一號店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另一方面加強內部資源整合,通過規劃引導、社社(企)合作、政策扶持、技術支持,推進實體化電商平臺建設。
截至目前,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在淘寶網、1號店及京東商城三大電商平臺上建成包括“淘寶網•浙江省館”及寧波、衢州、龍游、德清、上虞等市、縣館在內的各類地方特色館18個,入駐網商近1500家、商品4000余種,并與2000多家合作社和生產企業建立了產銷對接關系。(見圖3)
“網上百館萬店”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1號店•上虞館”開館啟動儀式上,首批上線的產品既有本地響當當的老字號產品,像紹興女兒紅、協和乳瓜、母子醬油等,也有農業龍頭企業的綠色產品,像白馬湖醉魚干,還有極具地方風味的崧廈霉千張、梁湖年糕等。新館一經上線,就得到了網上饕客們的熱捧和認可。“今天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下一步我們要通過電商平臺把上虞的農特優產品賣出浙江,賣到全國去!”上虞大通電子商務公司經理張金英在儀式上激動萬分。
2013年初,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就開始啟動建設網上“供銷百館萬店”工程,打造“浙江網上農產品大市場”。重點從兩方面加大推進力度:一方面加強與淘寶網、京東商城、一號店等電商平臺合作,分別承建了淘寶網和京東商城的“浙江省館”,與一號店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另一方面加強內部資源整合,通過規劃引導、社社(企)合作、政策扶持、技術支持,推進實體化電商平臺建設。
截至目前,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在淘寶網、1號店及京東商城三大電商平臺上建成包括“淘寶網•浙江省館”及寧波、衢州、龍游、德清、上虞等市、縣館在內的各類地方特色館18個,入駐網商近1500家、商品4000余種,并與2000多家合作社和生產企業建立了產銷對接關系。(見圖3)
圖3
浙江興合電商公司承建的“淘寶網•浙江館”已于今年2月2日上線運營,已入駐網商657家,入駐商品2000余種,其中浙江地標產品159個、中華老字號產品75個、浙江重點地域特色產品628個。
寧波市供銷合作社承建運營的“淘寶網•寧波館”,力爭打造“東海海鮮第一館”,開創“最快24小時從深海到飯桌”的“M2B2C海鮮直達模式”,目前累計銷售突破5000萬元,其中海鮮銷量突破19萬單,充分帶動了一批傳統漁企、漁民淘寶上線開店,并成為淘寶網特色中國頻道開館期間銷售業績最好的市級館。
上虞區供銷合作社建設運營的“淘寶網•上虞館”、“1號店•上虞館”,通過開展“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營銷,既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又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游客到上虞旅游,網上好評率達92.8%,當地楊梅采摘游客量同比去年增加30%,實現了與農業、商貿、旅游業互動發展。
亮點2
百家電商強企、十大農業主導產業一“網”打盡
各地供銷合作社積極引導當地涉農企業、合作社、農產品經紀人等市場主體介入電商領域,培育出一批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廣闊的農產品電商經營和服務主體。
截至2014年底,全省系統發展農產品電商企業(合作社)110個,銷售茶葉、食用菌、干果、水產等農產品總額7.6億元,同比增長347%(見圖4)。
寧波市供銷合作社承建運營的“淘寶網•寧波館”,力爭打造“東海海鮮第一館”,開創“最快24小時從深海到飯桌”的“M2B2C海鮮直達模式”,目前累計銷售突破5000萬元,其中海鮮銷量突破19萬單,充分帶動了一批傳統漁企、漁民淘寶上線開店,并成為淘寶網特色中國頻道開館期間銷售業績最好的市級館。
上虞區供銷合作社建設運營的“淘寶網•上虞館”、“1號店•上虞館”,通過開展“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營銷,既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又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游客到上虞旅游,網上好評率達92.8%,當地楊梅采摘游客量同比去年增加30%,實現了與農業、商貿、旅游業互動發展。
亮點2
百家電商強企、十大農業主導產業一“網”打盡
各地供銷合作社積極引導當地涉農企業、合作社、農產品經紀人等市場主體介入電商領域,培育出一批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廣闊的農產品電商經營和服務主體。
截至2014年底,全省系統發展農產品電商企業(合作社)110個,銷售茶葉、食用菌、干果、水產等農產品總額7.6億元,同比增長347%(見圖4)。
圖4
杭州大成茶葉公司依托省茶葉集團自有品牌優勢,在淘寶、天貓、京東等6家電商平臺開設“獅峰”龍井旗艦店,2014年實現電商銷售730萬元,同比增長300%。杭州拓華公司通過自創品牌和代理品牌結合、自建平臺和借助第三方平臺結合、線上交易和線下交易結合,2014年銷售額達8000余萬元。桐鄉土特產公司依托杭白菊生產龍頭企業優勢,通過在天貓開設“陌上花開”茶葉旗艦店銷售胎菊、花草茶、養生茶等產品,3年來銷售額年均增長超100%,2014年銷售額超500萬元。德清誠信公司依托“淘寶網•德清館”,在西部山區開設3家線下體驗店,顧客可以在店內購物,也可通過掃二維碼上網選購,為農產品“下山”找到出路。蒼南水產品市場公司投入500多萬元搭建“浙福水產網上商城”,通過O2O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擴大銷售規模,2014年交易額達1.5億元。金華市供銷合作社成立了全省首家市級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吸引32家農產品電商企業入駐,當年實現銷售額2.18億元。
與此同時,浙江興合電商聯合淘寶聚劃算平臺首創了“聚土地”電商模式,即“互聯網私人訂制農場”,通過把農村閑置的土地流轉到電子商務公司名下,電子商務公司再把土地流轉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獲得土地上的產出,并且能夠獲得農地旅游免門票和免住宿的待遇;農民也可以從每畝地上獲得流轉資金,并可以再次獲得勞動報酬;顒右唤浲瞥,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僅三天時間就流轉土地達430余畝,銷售金額188萬元。在此基礎上,“聚土地”下步將移植到省內,日前已與安吉靈峰度假區管委會合作,或以“三園”(菜園、果園、茶園)、專業合作社、農場基地、鄉村等為合作對象,堅持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直供、體驗式營銷、有機農產品銷售,落地互聯網農莊、網上菜場、有機廚房、農耕體驗、同城配送等服務。
亮點3
“替你辦”“鄉村淘”實現足不出戶
從去年年底開始,臺州市民只要掏出手機登錄市供銷合作社發布的社區服務新平臺“替你辦”APP,就可以享受下單購買生鮮時蔬,等候快遞送菜上門或直接就近到線下網點自提等便利服務。除了買菜可以下單,該APP還可提供洗衣、家電維修、家政家教、收發快遞等多種社區服務。
臺州市供銷合作社通過發起建設了O2O“替你辦”社區服務新平臺,依托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為全市社區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線下服務點和線上移動APP結合的各類生活家居服務,居民可以通過掌上手機APP下單、快捷支付、預約網店提取或者快遞送貨上門等一系列流程,來實現線上快捷消費與線下服務體驗。目前,“替你辦”日均受理客戶服務1400單,線上APP日均吸引訪問流量1.5萬余人次,并已在臺州、臨海等地開設服務門店10家,初步計劃至2016年建成網點不少于300個的經營服務網絡。
衢州市及衢江區兩級供銷合作社依托基層網點及物流體系,牽頭建設全市農村“鄉村淘”,不僅為農民提供日用消費品代購、農特產品代銷等服務,還積極開展物流配送及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等綜合服務,切實發揮好供銷合作社網絡的“雙向流通”功能,同時也擴大了電商在農村的覆蓋面,為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鄉村淘”已建成網點62個,代購物品包裹1.2萬余個,累計交易額100多萬元。
目前,全省以衢州、臺州、上虞、衢江、龍游等地為代表,一批市、縣級供銷合作社在全國供銷系統率先起步發展社區和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為農民提供網上代買日用品、代售農特產品等服務。
亮點4
浙江“智慧農資”服務全國率先起步
來自金華湯溪鎮上葉村的水稻種植戶紹喜在種水稻過程中遇到了立枯病的問題,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下載了省農資集團推出的一個叫“益農寶”手機客戶端,把遇到的問題和植株圖片發上去,半小時以后,中農在線網上莊稼醫院的特聘專家就給了他回復答案,解了老紹的燃眉之急。
從2013年開始,省供銷合作社就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智慧浙江”的號召,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率先起步,重點依托浙江農資集團啟動全省“智慧農資”服務平臺建設。“智慧農資”包括“在線莊稼醫院”“在線農技培訓”“在線示范推廣”“市場信息發布”“網上農資商城”“物流配送”“農資質量追溯”等7個子平臺。
目前已建成前4個子平臺并開發出手機客戶端應用軟件“益農寶”。農民可以通過“益農寶”隨時隨地享受農技專家咨詢、農技知識傳授、病蟲害防治等在線服務,運行以來已解答各類問題7000多個,成為農民信得過的“農資諸葛亮”。另外“網上農資商城”“物流配送”“農資質量追溯”3個子平臺正在抓緊建設。結合中農在線其他農資服務平臺及96318農技服務熱線,“智慧農資”服務平臺建成后,將與全省供銷合作社實體農資經營網點和莊稼醫院體系相互融合,形成線上線下協同互動的服務體系,為全省農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電商新計劃
構建有供銷社特色的電商經營服務體系
□ 浙江省供銷合作社主任 馬柏偉
農村電子商務是一片沃野,對于相依相存在農村的供銷合作社,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自身有要求、農民有期盼。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傳統網絡,著力建設五大平臺。一是以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浙江特色(產)館為主要內容的浙江農產品網銷平臺。浙江興合電商公司作為省級層面的電商骨干,將努力建設好淘寶網浙江省館,進一步整合淘寶網、1號店、京東商城的資源,提升網銷平臺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加強對全省系統電商平臺建設的指導和服務,實現與市縣館的連接和互動,切實發揮骨干帶動作用;加強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追溯體系,增強網銷平臺的綜合服務功能。
二是以中國茶葉拍賣交易服務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浙江東海商品交易平臺。加快推進“浙江東海商品交易中心”建設,適時推出市場需求的交易品種,通過整合產業鏈和供應鏈,為生產企業和分銷企業、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網上交易提供第三方服務,打造我省專業性特色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
三是以浙江農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農資經營服務為主要內容的 “智慧農資”服務平臺。圍繞農資應用和滿足現代農業生產需求,按照“完善平臺、充實內容、擴容終端,互聯互通”的要求,加強與上下游廠商的對接和經營協同,大力推廣先進農化技術,廣泛開展農資“一體化、專業化、個性化”服務,努力打造全國性第三方農資電商平臺。
四是以浙江天使灣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為青年創業創新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孵化平臺。專注于為互聯網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和人才培養等創業輔導服務,未來5年,在互聯網領域的投入將不少于5億元人民幣,努力成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孵化平臺,以開創性的投資孵化促進互聯網的應用與發展。
五是以浙江興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為農民生產經營提供融資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合作金融服務平臺。努力探索契合農村與農民實際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滿足農村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在著力緩解農村和農民融資困難的基礎上,讓農村和農民得到更多、更實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務,打造我省農村合作金融服務平臺。
市縣級方面,將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一是發展一個市場主體。市、縣級供銷合作社主動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和互聯網經濟發展趨勢,改革經營模式和服務手段,通過整合改造日用消費品、農產品企業,或新組建電子商務企業,積極介入電商領域,使市、縣級供銷合作社成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依托。建立縣域電子商務物流分揀配送中心,構建由縣到村的商品物流配送體系,破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制約。
二是搭建一個服務平臺。建設市、縣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一方面為本地網商提供技術和軟硬件支持,做好專業服務工作;另一方面通過人員培訓、營銷策劃、攝影、美工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傳統生產經營企業電商化。
三是組建一個服務組織。有條件的地方在當地政府支持下發起成立市、縣級電子商務協會(聯盟),發揮協會(聯盟)在制度建設、權益保障和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引領當地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四是實施一項改造工程。結合“三位一體”綜合改革,有計劃地對基層經營服務網點(農村綜合服務體)進行信息化改造,充實經營服務內容,在鞏固便民超市、農資代銷等傳統服務基礎上,增加網上代購代銷、信用合作業務,有條件的還可拓展服務領域,開展非農便民服務。
五是健全一項保障機制。用足用好國家和我省關于電子商務的政策措施,整合利用現有的組織資源、網絡資源、院校資源和企業資源,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各種要素支持電商發展。
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按照省政府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部署,利用三年時間,打造“浙江省網上供銷合作社”,立足供銷合作社傳統產業和經營網絡優勢,以開拓農村電子商務為重點,構建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電子商務經營服務體系,形成線上線下交易融合的新格局,成為供銷合作社打造為農服務綜合平臺的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浙江興合電商聯合淘寶聚劃算平臺首創了“聚土地”電商模式,即“互聯網私人訂制農場”,通過把農村閑置的土地流轉到電子商務公司名下,電子商務公司再把土地流轉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獲得土地上的產出,并且能夠獲得農地旅游免門票和免住宿的待遇;農民也可以從每畝地上獲得流轉資金,并可以再次獲得勞動報酬;顒右唤浲瞥,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僅三天時間就流轉土地達430余畝,銷售金額188萬元。在此基礎上,“聚土地”下步將移植到省內,日前已與安吉靈峰度假區管委會合作,或以“三園”(菜園、果園、茶園)、專業合作社、農場基地、鄉村等為合作對象,堅持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直供、體驗式營銷、有機農產品銷售,落地互聯網農莊、網上菜場、有機廚房、農耕體驗、同城配送等服務。
亮點3
“替你辦”“鄉村淘”實現足不出戶
從去年年底開始,臺州市民只要掏出手機登錄市供銷合作社發布的社區服務新平臺“替你辦”APP,就可以享受下單購買生鮮時蔬,等候快遞送菜上門或直接就近到線下網點自提等便利服務。除了買菜可以下單,該APP還可提供洗衣、家電維修、家政家教、收發快遞等多種社區服務。
臺州市供銷合作社通過發起建設了O2O“替你辦”社區服務新平臺,依托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為全市社區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線下服務點和線上移動APP結合的各類生活家居服務,居民可以通過掌上手機APP下單、快捷支付、預約網店提取或者快遞送貨上門等一系列流程,來實現線上快捷消費與線下服務體驗。目前,“替你辦”日均受理客戶服務1400單,線上APP日均吸引訪問流量1.5萬余人次,并已在臺州、臨海等地開設服務門店10家,初步計劃至2016年建成網點不少于300個的經營服務網絡。
衢州市及衢江區兩級供銷合作社依托基層網點及物流體系,牽頭建設全市農村“鄉村淘”,不僅為農民提供日用消費品代購、農特產品代銷等服務,還積極開展物流配送及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等綜合服務,切實發揮好供銷合作社網絡的“雙向流通”功能,同時也擴大了電商在農村的覆蓋面,為農村電子商務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鄉村淘”已建成網點62個,代購物品包裹1.2萬余個,累計交易額100多萬元。
目前,全省以衢州、臺州、上虞、衢江、龍游等地為代表,一批市、縣級供銷合作社在全國供銷系統率先起步發展社區和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為農民提供網上代買日用品、代售農特產品等服務。
亮點4
浙江“智慧農資”服務全國率先起步
來自金華湯溪鎮上葉村的水稻種植戶紹喜在種水稻過程中遇到了立枯病的問題,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下載了省農資集團推出的一個叫“益農寶”手機客戶端,把遇到的問題和植株圖片發上去,半小時以后,中農在線網上莊稼醫院的特聘專家就給了他回復答案,解了老紹的燃眉之急。
從2013年開始,省供銷合作社就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建設“智慧浙江”的號召,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率先起步,重點依托浙江農資集團啟動全省“智慧農資”服務平臺建設。“智慧農資”包括“在線莊稼醫院”“在線農技培訓”“在線示范推廣”“市場信息發布”“網上農資商城”“物流配送”“農資質量追溯”等7個子平臺。
目前已建成前4個子平臺并開發出手機客戶端應用軟件“益農寶”。農民可以通過“益農寶”隨時隨地享受農技專家咨詢、農技知識傳授、病蟲害防治等在線服務,運行以來已解答各類問題7000多個,成為農民信得過的“農資諸葛亮”。另外“網上農資商城”“物流配送”“農資質量追溯”3個子平臺正在抓緊建設。結合中農在線其他農資服務平臺及96318農技服務熱線,“智慧農資”服務平臺建成后,將與全省供銷合作社實體農資經營網點和莊稼醫院體系相互融合,形成線上線下協同互動的服務體系,為全省農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電商新計劃
構建有供銷社特色的電商經營服務體系
□ 浙江省供銷合作社主任 馬柏偉
農村電子商務是一片沃野,對于相依相存在農村的供銷合作社,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自身有要求、農民有期盼。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傳統網絡,著力建設五大平臺。一是以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浙江特色(產)館為主要內容的浙江農產品網銷平臺。浙江興合電商公司作為省級層面的電商骨干,將努力建設好淘寶網浙江省館,進一步整合淘寶網、1號店、京東商城的資源,提升網銷平臺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加強對全省系統電商平臺建設的指導和服務,實現與市縣館的連接和互動,切實發揮骨干帶動作用;加強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追溯體系,增強網銷平臺的綜合服務功能。
二是以中國茶葉拍賣交易服務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浙江東海商品交易平臺。加快推進“浙江東海商品交易中心”建設,適時推出市場需求的交易品種,通過整合產業鏈和供應鏈,為生產企業和分銷企業、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網上交易提供第三方服務,打造我省專業性特色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
三是以浙江農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農資經營服務為主要內容的 “智慧農資”服務平臺。圍繞農資應用和滿足現代農業生產需求,按照“完善平臺、充實內容、擴容終端,互聯互通”的要求,加強與上下游廠商的對接和經營協同,大力推廣先進農化技術,廣泛開展農資“一體化、專業化、個性化”服務,努力打造全國性第三方農資電商平臺。
四是以浙江天使灣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為青年創業創新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孵化平臺。專注于為互聯網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和人才培養等創業輔導服務,未來5年,在互聯網領域的投入將不少于5億元人民幣,努力成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孵化平臺,以開創性的投資孵化促進互聯網的應用與發展。
五是以浙江興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為主體,建設以為農民生產經營提供融資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合作金融服務平臺。努力探索契合農村與農民實際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滿足農村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在著力緩解農村和農民融資困難的基礎上,讓農村和農民得到更多、更實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務,打造我省農村合作金融服務平臺。
市縣級方面,將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一是發展一個市場主體。市、縣級供銷合作社主動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和互聯網經濟發展趨勢,改革經營模式和服務手段,通過整合改造日用消費品、農產品企業,或新組建電子商務企業,積極介入電商領域,使市、縣級供銷合作社成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依托。建立縣域電子商務物流分揀配送中心,構建由縣到村的商品物流配送體系,破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制約。
二是搭建一個服務平臺。建設市、縣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一方面為本地網商提供技術和軟硬件支持,做好專業服務工作;另一方面通過人員培訓、營銷策劃、攝影、美工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傳統生產經營企業電商化。
三是組建一個服務組織。有條件的地方在當地政府支持下發起成立市、縣級電子商務協會(聯盟),發揮協會(聯盟)在制度建設、權益保障和行業自律方面的作用,引領當地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四是實施一項改造工程。結合“三位一體”綜合改革,有計劃地對基層經營服務網點(農村綜合服務體)進行信息化改造,充實經營服務內容,在鞏固便民超市、農資代銷等傳統服務基礎上,增加網上代購代銷、信用合作業務,有條件的還可拓展服務領域,開展非農便民服務。
五是健全一項保障機制。用足用好國家和我省關于電子商務的政策措施,整合利用現有的組織資源、網絡資源、院校資源和企業資源,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各種要素支持電商發展。
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將按照省政府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部署,利用三年時間,打造“浙江省網上供銷合作社”,立足供銷合作社傳統產業和經營網絡優勢,以開拓農村電子商務為重點,構建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電子商務經營服務體系,形成線上線下交易融合的新格局,成為供銷合作社打造為農服務綜合平臺的重要支撐。
上一篇:供銷社改革: 做回農牧民“娘家人
下一篇:把握改革重點 突出服務特色